二、婺剧角色扮妆
婺剧《前后金冠》(薛刚反唐)中薛刚的扮妆 手绘插图
婺剧表演本质是角色(又称“脚色”)扮演。演员根据所演不同的角色类型、表演特点分类分工就形成了婺剧的“行当”,婺剧的角色行当经历几代艺人的创作积累,各行当在唱念做打的技艺上各具特色,并已形成规范、严谨、优美的艺术程式。今天婺剧角色划分主要着眼于角色的性格、思想、气质等内在的特征,主要行当有:花旦、作旦、正旦、老旦、武小旦、三梁旦、小旦、小生、老生、老外、付末、大花脸、二花脸、小花脸、四花脸。行当的划分有利于演员针对性钻研、准确刻画人物、不断创新。
婺剧演员在登台表演前,先须进行角色装扮,其基本流程为:面部化妆、勒头、梳挽发式、佩戴头饰或盔帽及髯口、穿着戏服等。其中面部化妆分为面具化妆和涂面化妆。涂面化妆则可细分为美化化妆、性格化妆、象形化妆等。
婺剧面具化妆主要采用佩戴“花面壳”的方式脸谱在角色外貌设计中的应用,花脸画在一种由黄表纸和麦糊一层层粘起、晒干成壳的“面壳”上,此种“花面壳”方便演员在同一场次的表演中变换扮演多个角色。同一演员随着角色需要戴相应的“花面壳”上台演出,需扮演另外的角色时换个“花面壳”继续上台演出。
涂面化妆是当今婺剧演员面部扮妆的主要手法。婺剧生、旦行当妆容一般为美化化妆(又称“俊扮”“素面”“洁面”)。不同角色行当扮相各有不同,如正旦扮相要端庄大方,妆容底色白,腮红眉眼等相对自然,发饰华丽。花旦扮相要妩媚俏丽脸谱在角色外貌设计中的应用,妆容底色略深,口小上翘,印堂加点或饰花,发饰以垂坠物增加动感(如步摇)。武旦扮相要侠义刚烈,腮红眉眼等妆容相对夸张,戴盔帽。新编现代戏则以歌舞妆为主。
婺剧正旦(左) 手绘插图
婺剧花旦 手绘插图
婺剧武旦 手绘插图
婺剧现代戏 手绘插图
婺剧《君子亭》中不同角色的扮妆 手绘插图
随着婺剧发展,继“花面壳”之后出现在脸上直接描绘的“大花面”,逐步发展出各角色人物特定的谱式和色彩。新中国成立以后,将婺剧以生活为依据大胆夸张、象征寓意、强化人物角色性格的“大花面”统一称为婺剧脸谱。
演员扮妆时根据一定谱式,分揉脸、抹脸和勾脸三步勾画脸谱。揉脸又名“搓脸”“染脸”,用手指蘸一种颜色在脸上揉染均匀后,用笔勾画眉、眼、印堂和肌肉纹理(表性纹)。抹脸,用笔蘸水白粉在脸上涂抹后,用黑笔(或水墨黑锅烟子、干黑油彩)将眉、眼、肌肉纹理勾画出来。勾脸,用笔在眉窝、眼窝、鼻窝、嘴窝、脸膛、脑门等部位勾画出各种图案纹样3D道具,再填画脸谱的主色。脸谱在揉、抹、勾画时用色的一般规律是:先粉色后油色,先白色后黑色,先淡色后深色,先用淡色定形再用深色画图案花纹。勾画时一般遵照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里后外的程序,避免弄花、弄脏妆容。
婺剧大花脸焦赞(左)、孟良(右)的扮妆 手绘插图
概括、凝练婺剧脸谱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婺剧脸谱谱式繁多,演员参与性强。婺剧历史悠久声腔众多剧目丰富,再加上数量众多的班社皆以演员自己扮妆为主,因而流传使用的人物脸谱数量众多,初步统计有一千多幅。演员依据自己对角色的理解来描绘“大花面”,即使是同一个角色其脸谱造型会有不同的勾画表现方式,带有强烈的“草根”特色3D动画,古朴、丰富、粗犷、出奇。
婺剧脸谱谱式主要根据扮演人物的性格、品质和相貌上的特异之点,有不同种类。例如,净行的脸谱谱式主要有:整脸、六分脸、三块瓦脸、花三块瓦脸、碎三块瓦脸、碎花脸、老三块瓦脸、十字门脸、元宝脸、花元宝脸、太监脸、僧脸、歪斜脸、象形脸、神仙脸、精灵妖怪脸、英雄脸等。丑行俗称“小花脸”“三花脸”,又分文丑、武丑两类。丑行大多在鼻梁上用水白涂抹形状、大小不同的粉块。谱式主要有:豆腐块脸、腰子脸、元宝形脸、枣核脸、菊花脸、蟹形脸和筝形脸等。
婺剧中不同角色的脸谱扮妆
婺剧中不同角色的脸谱扮妆
婺剧中不同角色的脸谱扮妆
婺剧脸谱以色寓意,区分角色性格。婺剧脸谱具有“远看颜色近看花”、以色寓意的特点。婺剧脸谱通过象征意义的色彩,表达剧中忠、奸、善、恶等人物性格,哪怕演员上台不开口,哪怕观众距离舞台较远,也能一目了然。婺剧脸谱色彩象征含义主要有:红为忠,黑为正,白为奸,绿为凶猛,蓝为残酷,粉红为稳健,金银(灰)为神妖。脸谱色彩不仅有主色,还有副色、界色、衬色等起丰富角色性格、装饰视觉对比作用。副色一般从角色人物性格出发选择,配合主色塑造,界色区隔勾画脸部各个部位,衬色根据需要衬托主色和副色。
婺剧中关羽脸谱
婺剧中秦桧脸谱
婺剧中包拯脸谱
婺剧中常遇春脸谱
婺剧中邱引脸谱
婺剧中薛霸脸谱
婺剧脸谱图案象形古朴,富有强烈的民间气息。既是演员又是农民的婺剧艺人,勾画脸谱简练,造型乡土味浓厚,善用符号表现人物特征。有直接用文字表达人物性格特征的,如为了表现剧目中的孝子形象,在演员的额头直接写上一个“孝”字,直观形象。有为表现人物的勇猛和所擅长的兵器,直接用武器造型表现,如在脸部画个刀或斧的造型,《穆桂英》中孟良有火葫芦做为宝贝暗器,便在额上画一葫芦象形寓意。也有通过其他象形符号寓意表现的,如婺剧《丝罗带》中铁瑞英脸部画梅、兰、竹、菊等,表达人物个性特征。这种乡土气息浓厚的符号化图案集中到演员的脸部,随剧情展开丰富多彩的表演变化,是吸引观众掌声的源泉。
婺剧中孟良脸谱
婺剧中孟良脸谱上妆
《丝罗带》中铁瑞英脸谱
《水擒庞德》中周仓脸谱
婺剧脸谱以夸张见长。婺剧脸谱为夸张开脸,大花脸的演员都把额顶的头发剃掉一大块,脸谱的眼睛要比原演员眼睛大数倍以上。整脸脸谱夸张主色,如关公、包公等;歪斜脸脸谱夸张局部表情,如薛霸等;象形脸脸谱夸张动物造型,如周仓脸谱,取水獭造型象形其在《水擒庞德》中的特点,再如邱引取其姓名谐音,在脸上绘画蚯蚓;会意脸脸谱以夸张某一代表符号,如薛刚,取其酒后一掌杀人埋下祸根,在脸上绘画一只手等。在使用范围上,婺剧脸谱相较其他剧种也更为广泛,不仅“净”(俗称“花脸”)、“丑”(俗称“小花脸”)使用,老生、小生、老外、副末,甚至个别花旦、武旦也使用。婺剧脸谱别出心裁的夸张,人物造型尤显丰富多彩,神采奕奕,美观绝伦。
浙江省社科联社科普及课题成果
课题编号:12ZD26
课题名称:婺剧江湖“行头”——以绘本的形式解读
课题负责人: 来晶
工作单位:金华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