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是一种自愈能量”
◆◆◆
说到最广泛的游戏题材,你绕不开:枪、车、球,这三个词。 我们已经讲过几款以枪支为代表的射击游戏。 这次我们再扯远一点,谈谈以汽车为代表的赛车游戏。 我们今天的主角是赛车游戏的旗帜——极品飞车系列!
关于极品飞车的十个事实
◆◆◆
第一:其实赛车游戏有很多,极品飞车不是唯一一款比较知名的。 GT、Dust、F1、Unlimited Test Drive等都是优秀的赛车游戏。 许多专业评论家一致认为,极品飞车不是最好的赛车游戏,为什么它被称为赛车游戏的旗帜?
这是由《极品飞车》的市场表现决定的。 迄今为止,极品飞车系列累计销量达1.5亿册。 它是最畅销的赛车游戏,在所有游戏系列的销量榜上排名第 9 位,甚至超过了排名第 10 位的《最终幻想》。 这样的销量保证了很多玩家第一次接触到赛车游戏,从极品飞车开始,在业界的地位无人能及。
第二:极品飞车原名是极品飞车,所以很多玩家也称其为NFS系列。 Need for speed直译就是:对速度的渴望。 这句话出自一部非常经典的电影,那就是1986年的《壮志凌云》。
影片中,克鲁斯和搭档一起喊出了这句话:我觉得需要极品飞车2 游戏引擎,需要速度! 这条经典台词一度影响了整个美国社会,成为赛车赛事的代言词。
极品飞车的翻译最先被当时的游戏媒体使用,并没有找到官方出处。 台湾的翻译叫Rapid Desire...Up主个人觉得可能叫Rapid Desire比较靠谱...总之你只需要知道Need for Speed这个名字来源于Top Gun和没关系~
第三:那么极品飞车这款旗帜竞速游戏是如何诞生的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认识一个人:Don Mattrick。
唐是加拿大人。 他在温哥华郊区长大,从未上过大学。 然而,在 1982 年,17 岁的这个没上过大学的孩子创立了自己的公司,Distinctive Software。 DS公司的著名产品是赛车。
1987 年的 Test Drive 是他们最受好评的产品,1991 年,EA 以 1100 万美元收购了 DS。 随后,DS重组为EA加拿大公司,唐一路加入EA,负责管理EA的海外工作室。 正是在这个时期,他提出了极品飞车系列,他也对模拟人生的设计进行了极大的优化。
2005年加入微软,负责游戏业务,使xbox360从亏损5亿美元转为盈利1亿美元。 可以说唐是游戏界公认的奇才,是极品飞车系列的精神之父。
第四:1994年第一部极品飞车的全名其实是:Road & Track Presents: The Need for Speed。 这本Road & Track是美国的汽车杂志。 可以说第一部极品飞车是他们杂志社和EA联合宣传的作品。
得益于专业汽车杂志的支持,《极品飞车1》处处体现着真实:游戏中所有的换档声音都是在真车上录制的; 所有车辆都有详细准确的数据显示; 每辆车都有内部、外部的详细照片,甚至还有展示每辆车亮点的短片。
除了车辆的真实感,极品飞车1还加入了一个独特的系统:警车。 警车追逐玩家在后续的续作中也得到了延续。 极品飞车1发售后广受好评,在英国销量榜上排名第五。
第五:原版极品飞车1在3DO平台上发布。 这个平台相当小众,几乎没有第三方的支持。 当时只有EA等少数几家公司支持3DO,很快就被崛起的PlayStation击败。 好在EA的脑子转得很快,并没有把极品飞车做成独占。 PC版于1995年发售,PS版于1996年发售,只有极品飞车系列幸存下来。
随后3D道具,1997年发售了《极品飞车2》,1998年发售了《极品飞车3:热力追踪》。注意极品飞车作品带号的只有这两款。 极品飞车8、9、13等等在大部分人心目中都只是热门数字。 正式3代之后,标题中没有数字。
在极品飞车3之后,EA加拿大又做了两款极品飞车游戏。 随后,EA进行了内部调整,将极品飞车的制作交给了EA Black Box。
第六:EA Black Box接手开发,制作了《极品飞车:热力追踪2》。 这是极品飞车系列在PS2上的第一款产品,也是第一代极品飞车的终结。 自此进入极品飞车世代第二代。
从2003年的《极品飞车:地下世界》开始,是系列的第七部。 这部作品可以说是重启了整个极品飞车系列,将系列的重心从跑车和超跑转向了更加街头的赛车文化,比如加入了大量的改装车和肌肉车。
玩家可以自行修改车辆配件和外观。 本作还首次推出了有故事情节的生涯模式,所有事件都发生在虚构的城市中,这也是前所未有的创新。 游戏发售后获得了评论界的一致好评,全球销量达到1500万份,正式确立了在极品飞车系列中的领先地位。
第七:继《地下城》之后,Black Box于2004年推出了续作《地下城2》,2005年推出了《最高通缉》。《最高通缉》,玩家俗称的极品飞车9,是迄今为止最畅销的整个系列的分期付款,全球共售出 1600 万册。 2005年,Black Box对《头号通缉犯》的优异成绩感到非常自豪,甚至声称:以后再开发极品飞车,谁也别想了,都是我们的!
但后来Black Box开发的《生死碳谷》、《职业街道》、《卧底》都评价平平……评分都跌到60多。为了给Black Box更多的研发时间, EA 果断引进了数家开发商来补充产品线,包括 Slightly Mad 和 Criterion Games。
Slightly Mad出品的《极品飞车:Shift》,比起系列的传统套路,更侧重于模拟驾驶; Criterion Games 重置了《热力追踪》,2010 年作为系列第 16 部作品发售。
第八:2011年,经过三年的发展,Black Box出了自己的大新闻,那就是:《极品飞车:绝境》。 是极品飞车系列的第18部作品,也是Black Box寄予厚望的作品。 它被誉为颠覆赛车游戏类别的游戏。
他们在本作中做了很多创新:《死亡之怒》首次使用了Frost 2引擎,这使得它成为第一款使用Frost引擎的非射击类游戏,也是第一款使用Frostbite引擎的游戏。 Frost Engine 的主机游戏。 游戏总里程超过300公里,是《热力追踪》的三倍,也是系列中最长的。
在营销方面,《死亡与狂怒》拍了很多电视广告,甚至还请来了迈克尔贝来拍摄……然而如此高的期待和投入,最终的结果并不理想,都没有一部评分高于70分。。。销量也很惨淡。 此役过后,Black Box彻底失败,于2013年停摆,《Death Mania》成为他们的最后一款游戏。
第九:在Black Box关闭后游戏评测,EA将原来的EA Gothenburg加入到极品飞车的开发序列中,也就是现在的Ghost Games。 目前整个极品飞车的开发商是it和Criterion Games。
Criterion Games于2012年重制《头号通缉犯》,2013年制作《极品飞车:争霸》; Ghost Games在2015年重置了《极品飞车》,这是我们最新的新作,也算是回归初衷吧,不过这个重置版评价不高,销量一般。 .
尽管如此,EA对于极品飞车系列还是抱有很大的期待,已经确定2017年会出新系列。与此同时,EA也在考虑从更多方面赚钱。 由韩国原EA开发、使用Frostbite 3引擎的《极品飞车:边缘》即将推出。 该产品针对亚洲市场。 我们比较熟悉的名字应该是《极品飞车OL》。 没错,就是以腾讯为代表的……
第十:从1994年的第一场比赛到现在极品飞车2 游戏引擎,极品飞车系列已经有22场比赛了,刚好是一年一场。 22款游戏一共经历了5大开发商,可以说是铁杆IP和流量开发商。 这主要是因为作为发行商的EA才是真正掌握IP的人。 开发不好,马上换掉。 这是只有跨国公司才有的财力和气焰~
除了这22款游戏之外,还有3款游戏与极品飞车有关。 首先是越野英雄系列。 EA买下了它在北美的发行权,所以在北美被称为《极品飞车:越野英雄》。 然后就有了一款叫Motor City Online的游戏,其实是基于极品飞车:All or Nothing,被极品飞车:World Online取代的。
对了,大家都知道极品飞车有电影。 极品飞车电影的续集是EA和中国电影频道的合作。 2015年公布的,估计过一两年就能看到~
虽然近几年极品飞车的表现有所下滑,就连赛车游戏这个品类似乎也在没落,但从极品飞车的历史来看,它最擅长的就是进化,它总能在进化的时候进化自己合适的时间。 也许这就是为什么它能成为最畅销的赛车游戏。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可预见的未来,极品飞车系列将继续生存下去。
进入公众号,
点击公众号菜单自愈能量->电视
可以看更多的自愈电视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