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竞天择,晋级四级。”
“毁掉你和你有什么关系?”
这些经典台词出自刘慈欣的《三体》。 这个科幻经典IP最初只在一小部分科幻迷中流行。 随着2015年8月《三体》第一部荣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故事片奖,《三体》之名开始流行。 逐渐被大众所熟知。 《三体》系列吸引了很多普通读者阅读游戏动态,甚至有“‘中国科幻’约等于‘三体’”的说法。
在《三体热》的带动下,中国科幻大会、冷湖奖等科幻活动和奖项也随之出现。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严峰盛赞刘慈欣“此人一手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三体》获得雨果奖后,百度搜索指数达到最高点。
《三体》现在有多火? 不仅有马化腾、奥巴马、扎克伯格这样的大粉丝,雷军也表示,《三体》中的哲学思想“对制定公司三到五年的战略非常有帮助”。 在2019年第十三届作家榜中,《三体》系列以1800万元的版税位居榜首。
影视界已经看到了《三体》的潜力。 早在2009年,《三体》默默无闻的时候,它的影视权就被导演张凡凡买下了。 后来版权易手,被游族影业买下。 目前,有关《三体》的电影和电视剧正处于开发阶段。 《灵笼》创作者艺华凯天接手了三体宇宙艺华凯天出品的2021年《三体》动画项目。
在已出版的作品中,《我的三体:章北海传》(以下简称《章北海传》)和三体广播剧无疑是最受欢迎的佳作。
《章北海传奇》作为《我的三体》系列的第三部,已于3月10日杀青,目前B站粉丝数已达110万,播放量超过2800万,也已在B站和豆瓣上看过。 他们分别获得了9.9分(超过75,000人评分)和9.7分(超过16,500人评分)的超高收视率。 在喜马拉雅山上线的《三体》广播剧第二季仍在更新中,也获得了50万的订阅量和近1.7亿的观看量。
《章北海传奇》与《三体》广播剧作为棱镜,折射出科幻小说《三体》复杂的主题及其衍生作品的曲折发展。
如果说三体小说依靠其宏大的世界观和丰富的想象力来“爆发”,那么衍生作品则需要花大力气来展现这种“想象力”——不仅要保证改编保留原作的气质但同时也在探索特效制作中比较困难的部分,也面临着制作周期长、回报未知的风险。
为了呈现出一部让小说迷和普通观众都喜欢的三体衍生作品,《章北海传奇》和三体广播剧的制作团队仍然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他们没有太多经验可供借鉴。 这与主创对内容的精心安排是分不开的,他们多次改稿以达到最佳的戏剧效果; 制作不断改进,一个场景可能需要一年的准备时间。 因为团队的反复打磨,这两部作品才获得了今天的好评。
《我的三体》系列及广播剧的成功,不仅为三体未来的衍生作品提供了经验,也为中国本土IP的创作创造了一条可借鉴的路径。 这就是三体系列的发展史,也是中国IP的成长史。
粉丝可能性最高
《激发粉丝创造力》一文曾指出,一些创作自制视频内容的社交媒体用户也拥有“粉丝”的身份。 他们以自己欣赏的事物为创作主体,生产相关的文学、影视、艺术产品。 这种“用户生成的内容”被称为“粉丝”作品。 “粉丝文化”通过互联网的传播和发展,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生态系统和经济价值。
《西游记大圣归来》就是同人作品推广的受益者。 该片首周票房仅为8671万,但由于品质过硬,观众化身“自来水”,在B站等地制作同人作品表达对影片的喜爱,比如歌曲《战斗》佛》、《有生以来》、《遇见众生,如故人重逢》、《绝尘赋》等。
最终,《大圣归来》的热度从粉丝圈蔓延到线下,票房低开后高。 最终取得9.56亿,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票房冠军。 这个纪录直到《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后才被打破。
《我的三体》系列也是同人作品中的佼佼者。 《我的三体》目前已播出三季。 第一季以粉丝身份开始。 《章北海传奇》导演云游四海。 最早作为《三体》的粉丝,本着“安利”和《三体》的心愿,在法国留学期间,他就萌生了制作《三体》的想法。他自己的同人作品《我的三体》——
2014年,没有动画基础的神游八方尝试在游戏《我的世界》中录制《我3》的动画,而这也奠定了魔方人这个系列的风格。 随着《沃三》在B站被越来越多的人看到,粉丝们也自发加入到《沃三》的制作中来。
为了更好地表达接下来的场景,从第一季第九集开始,《我3》全面转向正式动画制作。 如今,即便是被神游八方称为“黑历史”的第一季,目前在B站的播放量也接近1700万。
在第一季的制作后期,神游八方和小伙伴们就已经面临着资金不足、参与制作的成员流动率高等问题。 转机出现在2016年,据《预言家旅游报》报道,当时《窝3》的编剧巴博士受邀参加China Joy的《我的世界》展位。 “当时我们编剧就以为我们会来,正好《三体》的版权方游族影业也在上海,我就顺便过来参观了一下。”
经过沟通,《沃3》团队加入游族,正式成为《三体》开发宇宙的一部分。 于是,《罗辑传》第二季和《章北海传》第三季成为“正规军”出品的“官番”作品。
《我的三体》系列充分体现了粉丝创作的优势。 《三体》的故事很复杂,衍生作品不仅要考虑小说粉丝对内容的满意度,还要让《三体》新人也能看懂。 团队不少成员都读过原著20余遍,因此在二次创作时不仅能保留原作的世界观,还能对剧情进行适当的改编和丰富。
目前,核心团队约有10人。 由于团队规模较小,他们通常采用两线并行的工作方式:比如在做第三集后期渲染的时候,他们可能会一边写第七集的剧本,一边设计第六集。 场景。
对于“官粉”作品来说,内容改编是第一道门槛。
据神游八象独木介绍,在制作《罗辑传》时,我们基本上是按照原著的时间线,挑选罗辑的场景。 适配的工作量并不大。 所以团队在制作《章北海传奇》的时候,本来就想着遵循这个想法,但后来发现这个经验无法复制。
与罗辑教授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不同,章北海太无趣了。 他在原著中的早期场景基本上都是开会、开会、开会。 为了让动画看起来不那么无聊,团队推翻了既定的轮廓,废弃了一些故事板和场景设计。 最后主要是增加了一些配角开发三味游戏剧情,让整体剧情更加饱满。 比如“面壁者”海因斯成为第二主角,增加了ETO(地球三体组织)的角色,让赛季前期相对枯燥的部分变得更加热闹。
神游八方和编剧巴博士最满意的就是《黑暗之战》最后一集的原创剧情。 原著中,太空军近两千艘战舰在末日战争中被“水滴”摧毁,但对于幸存者从幸灾乐祸到互相残杀的转变却鲜有描述。
《章北海传奇》在最后一集弥补了这个部分,展现了不同战舰上的幸存者,从积极准备长途太空旅行; 意识到食物和燃料不足后,恐慌日益加剧; 战舰和所有船员开始互相攻击的整个过程; 巴博士直言,他从《正义之死》中得到了相关情节的灵感。
有了剧情的支撑,制作水平才是第二道门槛。
神游八方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虽然他们仍然沿袭魔方人的风格,但他们已经拥有了成熟的3D动画制作流程——先确定轮廓、剧本和场景、角色设计、配音,然后绘制分镜、场景建模和任务建模、绑定(从3D建模到动画制作所需的中间步骤),最后动画、K帧(设置关键帧,使动画流畅)、灯光和渲染。
虽然流程标准化,但每一季的制作都是一个“打怪升级”的过程。 《罗辑传》和《章北海传》都是根据第二本书改编的,人物和情节都有重叠。 因此,《罗辑传》中的“有点害羞”和“留下遗憾”,在《章北海传》中都有发现。 “有一个重新创造的机会——例如,捕获“水滴”后被汽化的战舰“螳螂”号的整体外观和内部空间都被重做了。
对于动画制作团队来说,最耗费人力的翻拍就是《末日之战》。 这段情节在《罗辑传》中曾有过简短的报道,但这一次团队提前一年开始准备。
执行导演、分镜师、动画组组长孔庆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抱怨”:“我做了一年,修改了无数稿子,困难在于基本没有动画制作的经验”与中国相关的宇宙主题。都是泪水。” 生产周期长。 ,部分原因是工作量大。 末日战争中的每艘战舰必须准备四种型号。 既需要高细节、高精度的模型,也需要细节较少的低精度模型,每种精度模型都需要准备。 “原始”版本和损坏版本都有。
在本季初期开发三味游戏剧情,团队首先花了一两个月的时间制作末日之战的动态故事板; 在前几集动画的制作过程中,积累了一些末日之战可用的资源,比如战舰模型。 ,小屋场景。 尽管前期做了那么多工作,但末日之战的动画单独制作就花了两三个月的时间,所以就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
神游八方还告诉毒眼,制作中还有一个小彩蛋——那就是《罗辑传》中的人物为了简化流程,没有耳朵,而《章北海传奇》则力求追求卓越并完成了所有新角色。 耳朵。 所以当章北海和丁仪一起出现时,细心的观众或许能发现一个有耳朵,一个没有。
采访中,神游八方对下一季主角程心的制作颇为担心,因为程心是一个长发女孩游戏评测,飘逸的长发造型相当困难。 此前《章北海传奇》中的东方队长也留着长发,但戏份较少。 但程心是《三体3之死不朽》的绝对主角,整本书的主要情节都是围绕着她展开的,所以长发的问题急需解决。
文章来源:http://tech.sina.cn/2020-03-30/detail-iimxyqwa4108516.d.html